春节假期即将来临,许久未见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免不了推盏换杯,把酒言欢。但饮酒时,有些注意事项一定要特别警惕,那就是药物与酒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。要记住:吃以下这些药物时不喝酒,平安过节。
头孢类药物
【资料图】
大部分头孢类药物都具有类似双硫仑化学结构的基团,若在服药前后饮酒,可能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,又称双硫醒样反应或酒醉貌反应,可出现面部潮红、结膜充血、视物模糊、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呼吸困难惊厥,甚至死亡等。
特别提醒,在饮酒后3天内不宜应用头孢类药物;用药7天内不能饮酒,同时禁用含酒精类食品及药品,如酒心巧克力、藿香正气水。使用辅料含乙醇的注射剂,甚至仅用酒精处理皮肤,都有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。此外,硝基咪唑类药物,如甲硝唑、替硝唑与乙醇也可能发生双硫仑样反应。
对乙酰氨基酚片
对乙酰氨基酚片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,用于退热和缓解轻、中度疼痛(如关节痛、偏头痛等)。研究表明,慢性饮酒会增加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的风险。
降压药
过量饮酒具有扩张血管、抑制交感神经及血管运动中枢、减弱心肌收缩力的作用。如果酒后服用降血压药,将使小血管更为扩张,血容量进一步减少,血压骤降,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晕厥。
阿司匹林
任何浓度乙醇的摄入都会增加对消化道的刺激,易引起胃黏膜病变或使溃疡复发,增加与阿司匹林相关的上消化道出血风险。
镇静催眠药
该类药物与乙醇合用后,对中枢的抑制程度与药物的种类、用药量、饮酒量相关,表现为嗜睡加重,反应灵敏度降低,注意力分散,协调能力差,严重的甚至可导致死亡。
抗癫痫类药物
因为乙醇的酶促作用,可以使抗癫痫类药物的代谢加快,大大降低其抗癫痫疗效,因而出现癫痫轻度发作。当大量饮酒时,情况更为严重。
降糖药
服用磺酰脲类降糖药物(如格列本脲、格列齐特等)期间饮酒,可发生严重低血糖或不可逆的神经系统病变。因为乙醇可以阻碍甘油、乳酸和某些氨基酸转变为糖的过程而使血糖降低,还可引起“双硫仑样反应”。
饮酒会影响许多药物的生物转化,服药期间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,就诊时及时告知医生近期饮酒史,在上述药物的用药期间,应该避免饮酒,以免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。(光明网编辑郝梦晗整理,资料来源:北京青年报)
Copyright 2000-2021 by www.jiaoyu.nancai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邮箱 : 855 729 8@qq.com